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法律程序 |
分类:法规解读 时间:(2015-05-21 15:09) 点击:292 |
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法律程序 合同解除权的种类:合同解除权分为法定解除权、约定解除权、协商一致解除权三类。三种解除权行使的法律依据、条件以及解除行为生效的时间等各个方面均有差异。协商一致解除权可以随时行使,只要双方协商一致即可;约定解除权前提是合同中有关于解除权行使的约定;法定解除权则无需协商,拥有解除权的一方单方意思表示即可。 法定解除权的行使:法定解除权是指依据法律规定,合同一方在具备法律规定的情形时,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权利。根据合同法第94条之规定,下述情形下,一方可以解除合同: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;对方当事人明确表示或以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义务;对方迟延履行主要义务经催告仍未履行;对方迟延履行或违约致使合同目的不能实现;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。拥有法定解除权的一方将解除通知书送达对方时,解除行为生效,合同即被解除。 约定解除权的行使:约定解除权是指合同一方根据合同中关于解除条件的约定,主张解除合同的权利。只有在约定的解除条件成就时,当事人才具有该项权利。拥有解除权的一方当事人,向对方送达解除合同通知书时,解除行为生效,合同解除。有些当事人可能在解除条件中附“期限”,我认为,这种期限实质上是解除合同的条件之一。 协商一致解除权行使:协商一致解除权是指合同双方经过沟通,对解除合同达成一致意见,该项权利双方当事人均拥有但受到对方当事人意志的限制。只要一方不同意,该项解除权就无法行使。通过该权利解除合同的行为,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时即可生效,合同解除。 需经审批或登记的合同解除:根据合同法第96条第2款之规定,某些合同解除需要经过批准、登记手续。比如,商品房预售合同解除后,当事人应当向房产管理局备案;专利许可合同解除后,需要办理备案等;加工贸易等对外贸易合同,解除时需要主管部门审批等。
该文章已同步到:
|